去年十一月,有個名為「十一消費」的良心消費活動。此活動鼓勵“以行動改變社會,用消費改變世界”,鼓勵富於社會意識的公民,從那時起將其生活消費開支的十分之一,轉向光顧社會企業、公平貿易和有機食品商戶,購買它們同樣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但這並不是要額外的消費,而是讓這十分一本來單為滿足個人需要的消費,被賦予雙重的意義,令消費行為除滿足個人的需要外,更讓弱勢社群體能藉工作賺取生活費、獲得尊嚴及成長的機會,實際是一舉數得。

我們一踏出家門,就難免要消費。而消費之後,其實對很多我們不認識的人都會帶來重大的影響。例如私人大型屋苑總附有連鎖超級市場,消費者享受購物方便與繽紛裝潢之餘,可能已不自覺地助長單一業者壟斷,扼殺小店的生存空間,亦令市民選擇越來越少單調,這是我們今日能深深體會到的。於是有人立志行善,決心一年「唔幫襯地產商」,這也在社會上獲得一定迴響。

「良心消費」並不是一個只維持一個月,並且已經完結的運動,而是希望將一個理念從「知」,到「實踐」,以致成為「習慣」,藉以對世界上不公平的問題、環保的問題、貧弱的需要,作出個人的回應,這才有望透過大家有意識的行為習慣的改變,而令社會得以撥亂反正。

甚麼是「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是為公益目的而開辦的生意。其中七成為本地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屬於整合社會企業(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 WISE);另外百份之五為保障發展中地區農民生活的公平貿易社會企業(Fair Trade Social Enterprise, FTSE),這兩種社會企分別讓本地和海外的弱勢社群藉工作可以有尊嚴地生活,其他社企的目的還包括推動環保、教育和動物權益等。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的分別在於前者履行基本的社會責任後,仍以追求盈利極大化為目標;而後者則運用商業技巧提升成本效益,以平衡開支,機構最終目的是創造社會價值,多於追求盈。利傳統的社企會將業務的盈餘都投到社會服務上,機構只求收支平衡,或保留少量盈利以供發展。近年歐美國家紛紛發展社企,藉此建立一個平台,讓市民自願地透過開辦、投資、擔任義工或消費等形式,協助弱勢社群,促進社會共融。

甚麼是「公平貿易」?
在傳統經濟貿易運作之下,生產者未必獲得合理回報。生產過程,中由於權力不均,講價能力不同,基層生產者往往成為被剝削的一,群公平貿易的出現,可說是營商者對生產者的承諾,他們與生產者建立公平而長遠的伙伴關係,在生產過程中保障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和工人有合理的工作環境和回報,也玫力減低對環境的傷害,維護公義社會,讓世界可持續發展。

甚麼是有機食品?
農作物在種植的過程中沒有使用非天然的化學物質或有機物質,如殺蟲劑、除草劑及化學肥料等。而且本身沒有經過基因改造,純天然培育而生長。還有在加工的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的化學添加物。有機食品,雖然售價較高,但可減少食用化學農藥、防腐劑等,對環境及身體皆有好處。

支持和實踐這個活動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當你下次要消費的時候,先去選擇光顧你家附近的小舖,而不是選大型連鎖店;同時也去選擇屬公平貿易貨品或有機的食品。而更好的選擇是光顧屬於社會企業(社企)的店舖。若你不知道有那些社企店舖,可以到社企的網站先查看一下,再安排去光顧。屬於社企的行業和店舖有很多,總有一間合乎你的需要,就在今天開始“以行動改變社會,用消費改變世界”吧!

▲屬於社企的行業和店舖有很多

參考資料:
良心消費月:十一消費
香港社企消費熱點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