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人喜歡栽種植物,信徒當中也不例外。當我們每次開始去嘗試栽種一棵植物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是抱著一個相同的意念的──那就是希望這棵被我們栽種的植物,能夠順利的生長起來。所以,我們會為這棵植物花上心思和時間,好去培植它,為它找有陽光,亦清新鮮空氣但不當風的位置來安放;為它按時候澆水,不過多也不太少,最好加添點營養液;更會三不五時,便去探頭查察一下它的情況;甚至,有狂熱者為植物播放音樂,向它們說話。做如此這般的事情是為了甚麼呢?為的都是希望所栽種的植物能得以成長,好讓栽種的人得到滿足和快樂。

栽種植物最起先的過程,都是從撒種開始的,沒有植物是例外的。就如每一個人能夠成為基督徒都是從聽福音開始一樣。人在許多不同的場合中聽到福音,若按照比例,在佈道會中聽到福音信息的應該比較多。許多時候,人們看佈道會的成功與否,都是在乎舉手決志的人數多寡。情況就如在教會裡若有佈道會舉行,過後我們總會問一句:「有多少人決志?」一樣。有多少人決志的數字代表了甚麼呢?這數字就等如有多少人得救嗎?可能我們都有一個很普遍的觀念:人決志信主,便能得救,一次得救,就可以永遠得救,若是死了,就可以上天堂。按此公式,人決志等如死後可以上天堂,決志是上天堂的保證是對的。難怪我們都在關心,在每次佈道會中有多少人決志的數字。

就如栽種植物一般,你在泥土裡撒種,只是期望它會發芽就心滿意足了嗎?不都是期望它會繼續生長,能長出花朵,能長出果實嗎?人從未聽聞福音,至有機會聽到福音,以至被感動,舉手回應要決志信主,這只是「作主門徒」的起點,而不是終點,他往後要走的路還有很遙遠的旅程。況且,福音的道如種子般撒在他們心田裡,人雖能如植物發芽般舉手回應,決志信主,但屬露生命能不能成長,開花結果,這才是自昔日使徒們,甚至今日信徒和教會都要關心和專注的事。現在讓我們從馬可福音四章 3 至 20 節,去重新學習主耶穌在撒種的比喻中所教導的觀念。

植物被栽種長大,同樣基督徒的屬靈生命也要成長!

▲植物被栽種長大,同樣基督徒的屬靈生命也要成長!

主耶穌在撒種的比喻中將福音的道比喻為種子,並說出了人在聽道以後的四種情況:1)撒在路旁的,結果是飛鳥來吃盡了;2)落在土淺石頭上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結果是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3)落在荊棘裡的,結果是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就不結實;4)落在好土裡的,結果是發芽長大,結實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主耶穌後來有對這個比喻作出解釋:1)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旦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2)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他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3)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4)撒在好土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在這個比喻中,主耶穌所關注的是甚麼呢?衪所關注的,就是人在聽了道並決志後能否成長,以至生命結出果實。讓我們也從以上這四種情況中,認識沒成長與有成長的屬靈生命,對每個基督徒的影響。

第一種情況,應該是人在聽到福音之後,撒旦已將他心裡的道奪了去,因此他對所聽的道沒有任何回應;種子根本沒下在土裡,就被飛鳥吃了,那裡有機會發芽。我們都可能曾經不下多次的邀請未信主的家人和朋友參加佈道會,不過他們就是不對福音作出回應,不願意接受。但我們不要灰心,要繼續邀請他們,並為他們信主禱告。回到比喻中,唯有這等人,成長是與他們無份。

第二種情況,就如人聽道以後,覺得很有道理,以現今的術語是「啱聽」,或是有所感動,便立即歡喜領受,他們有一個很好的開始,但可惜他們只是留在那刻「歡喜」的狀態上,心裡仍然沒有根。這就如人在決志後,並願意為屬靈生命的成長做些甚麼,只樂於作一個「信徒」,或許他們都有參加崇拜和團契,但談到靈修、讀經或禱告,這些能與他們生命的主建立關係的活動時,便不願意付出時間,也許是覺得太難,也許是覺得不需要,甚至可能是根本不知道需要成長。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於1982年開始返教會,很快便「信主」,至今已經是28年了,但當中我有十多二十年的時間是沒有靈修和讀經的,從開始沒有人告訴過我這是必須的,對於我的信仰是重要的,而且我也沒有重視過自己屬靈生命的成長。在這段日子裡,我的屬靈生命就如死水一潭,如雪壞了的花蕊一般,毫無生命氣息,甚至乎仍然生活在罪中,若不是神的憐憫和恩慈,我早就畏罪潛逃,離開教會了。所以,若我們只停留在「認信」的階段,而沒有在與基督建立個人關係的活動,即靈修、禱告和讀經等活動上下工夫的話,我們的屬靈生命必然是幼弱的,或者說,實際上可能我們所過的生活與未信主的人是沒有兩樣的。因此,「信主」的人若落在這光景中,他的將來會是如何,實在是未知之數。

現實生活中,我們所栽種的植物不會像童話故事裡傑克的仙豆般,能在一夜之間成長起來,變成一棵擎天大樹。屬靈生命的成長也是一樣,要靈命開花結果,中間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道路。特別在初信的階段,信仰在家庭、生活、工作和關係上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甚或是逼迫。許多時,人在生活風調雨順時,信仰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對神感恩和讚美並不困難;但當他遇上困難,遇到逼迫,禱告得不到回應,似乎神要把他置之不理,得不到想要的支援時,要堅持信仰就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有很多信徒就是抵受不住生活中各樣的困難和逼迫而離開信仰。當然,亦有些信徒因為在世上的生活太多私慾迷惑,例如金錢、權力和情慾等,轉離神而投向這些在難阻人信靠神的荊棘。以上是撒種的比喻中第三種的情況,人在信主後有所成長,但遇上困難或私慾就放棄了,因為他的成長並不結實,對神認識不多,如祂誡命和應許等;他們對自己亦認識不多,如他個人要處理的罪或性格上的軟弱等,以至他們仍以舊的生命去過新的生活,就如新酒放在舊板袋般。屬露生命根基建很不穩,就易被動搖,因而便如房子被建造在沙土般,遇上兩淋水沖便倒塌了。

但試問,在哪位信徒的生命中不會遇到患難、逼迫、思慮、情慾或錢財迷惑等,對屬靈生命會做成破壞的敵人呢?不要說是初信者,就算是委身的信徒,或是資深的牧者亦往往會敗在這些事情上而不自知。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如比喻中第四種景況般達到開花結果的地步呢?是否要有耶穌基督一般的能力才可以做得到呢?

在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主耶穌所關注的是人在決志後能否成長。衪曾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下)耶穌基督不單能使相信衪的人得著「生命」(即永生),而衪更保證他們所得著的生命的質素會是「豐盛」的。「豐盛的生命」並不是在永生以外的另一種生命,乃是靈命的生長發展,直至達到長大成熟的地步之意。使徒約翰認識這個真理,並教導我們說:「認識祢——獨一的真神,並認識神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十七3)他說,認識獨一的真神,認識神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就是永生。而這「認識」是指人透過開放心靈相信接受耶穌基督為生命的主,並與祂有深度的關係,好使生命得到更新變化。

生命的成長需要食物,屬靈生命成長的糧食是「純淨的靈奶」,即神的話,就是聖經。一個初生的屬靈嬰孩,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必須愛慕神的話,天天領受神的話,從神的話語中得著屬靈生命的供應,因而成長。所以已經決志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從一開始便需要透過禱告、靈修和讀經來認識神,與基督建立個人的關係,來得著屬靈生命成長所需的餵養。再者,一個嬰孩最理想的成長地方是「家」;照樣,一個屬靈嬰孩最理想的成長地方便是教會。「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在教會裡,初生的屬靈嬰孩,就在「家」中得著照顧和教養,直到長大成人,滿有基督的身量。所以千萬不要忽略教會生活。教會生活與基督徒生命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參與團契聚會,都有助我們與別的信徒建立有如兄弟姊妹般密密的關係,學習彼此相顧,藉以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參與主日崇拜,與眾信徒一起在靈裡合一地敬拜和讚美神,歸榮耀與神。並透過傳道牧者的宣講,聽取從神而來的教導,我們得著提醒、心靈得到安慰、生活得著能力、屬靈生命得到餵養。另外,對於我們未信主的家人和朋友,我們要向他講述神如何改變了你,並常常與他們分享寶貴的福音,以至他們有得著救恩的機會,這亦是聽從主耶穌要我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的吩咐。

以上就是屬靈生命成長所必要的行動,當然還有其他的活動,例如上主日學或參加事奉行列等,我還沒有談到。只是我們必須要記住,要屬靈生命能成長,不是坐著便會發生的事,而是要有行動和付出的,還要堅持到底,一刻不能鬆懈的,否則便會有敗落的危險。而且,屬靈生命需成長以至結實,這是主耶穌的最終心意,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得享祂為我們預備的「豐盛生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