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大半年來,日子都過得不太輕鬆,這不是因為自身出了甚麼問題,而是心靈上因為兩位至親的先後辭世而一而再的遇到愁苦。岳父大人在今年年頭因急病離世,至今我太太和外家家人的傷痛還未復元,幾週之前,跟太太和她的弟妹親如長兄的堂哥也因病離世,這直教他們的心有如在傷口上灑鹽般的痛。雖然堂哥得病已有一段日子,而後期身體情況每況愈下,家人亦無奈地作出了他有機會離世的心理預備,但這並不足以令家人將他的辭世看為理所當然。

人生充滿是話別。當人的年紀越長,經歷失去的經驗就越多,許多時候,我們都要向身邊的人、事和物話別,例如心愛的兒時玩偶、舊居的好友、離校的師長和同學、丟失的紀念品,或是移民外地的親朋等。這些話別,或多或少也會帶來某程度的傷悲。但當中的傷痛仍不及因死亡而造成的分離,就是失去一個人,與某人的關係被死亡阻隔,這是最痛苦和難以面對的。因為其他的事物都可以找到替代或甚至忘記,但頓時失去一個至親的人,在世上再沒法再相見,一段本來親密的關係,霎時斷絕,那是何等的突然與難以接受。特別是失去的是雙親或愛侶,更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1』或欲愛無從之憾,這是沒法彌補的痛與無奈。

當人面對生離死別,總會哭得死去活來,傷心欲絕。因為人都認為自此一別,逝者已一去不返,已成陰陽永隔。但其實逝者或多或少總留下了些往事,給我們好好的懷念和回憶。而且不要以為失去了唯一的至愛親友,其實並不是完全失去,我們身邊仍有其他親友,應把握現有的日子,盡量去愛護自己的親友,免得「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情況再發生。雖然因親友離世而悲痛,這是十分自然的,但我們也應慢慢從悲傷中重新站起來,因為至愛的親友只是生命一部分,而不是生命的全部。

感恩地,堂哥在留院的最後一週得到院牧探望,能聽到完整的福音,而且清楚的表示願意信主,使他的人生不因死亡而成為終局,既得著永生的盼望,也將懼怕和不安變為平安與穩妥。這無論對他和家人都是何等寶貴的安慰。因為堂兄是在主耶穌的懷裡離世,主必「要抹去他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痛苦,因為先前的事都過去了(啟二十一4)。」而且主也曾說:「哀痛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太五4)哀哭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喜樂。(路六21)」

除了上帝以外,世界上的人、事和物都不會永遠存在,尤其是人,人人都有一死,只不過是遲與早的事。這聽起來似乎很悲哀,但死亡對基督徒而言並不可怕,因為有親自勝過死亡,而且復活的主,給我們有復活以至永生的應許,因此死亡只是「暫別」,而不是「永別」。
 

 

  1. 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九》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