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失的便宜與便利》一文中提及過,自大角咀道某設有匯豐櫃員機的便利店結業之後,要在區內找相關銀行的提款機便要跑到老遠。但經過四個月,這個不便已經解決了。匯豐銀行已重新在區內增設了一部櫃員機,而且就在我家屋苑商場之內,對我們來說這比以往更方便了。
但有趣的是,我家屋苑的業主立案法團竟然高調地在各出入口掛起了成功爭取增設櫃員機的橫額,而且還在各座的電梯大堂內張貼有關屋苑業主立案法團如何如何辦成這項德政的來龍去脈及與銀行的來往文件,如此高調及詳盡,實在奇怪。
這個疑團在我看到屋苑外的大街上,一位區議員所掛的橫額便解開了。橫額內容簡單而言就是說,這部新增的櫃員機是這位區議員多年來爭取所得的成果。原來屋苑裡的橫額與這街外的橫額是互相輝映的,我猜想屋苑的高調是為了不讓這位區議員在增設櫃員機的事上邀功,所以便在屋苑範圍內作出如此隆重的宣佈和公開爭取過程。
雖然屋苑業主立案法團作出如此高調的宣佈和公開爭取過程,但都只在屋苑範圍內進行,而且橫額和文件內都沒有提及這位區議員或其政黨的名稱,更沒指責其誤導,實在克制。不過他們卻巧妙地使用了「成功爭取」這個流行潮語,成功地使人透過這個潮語,將事件與某政黨的政治技倆連貫起來,明白他們所要表達的訊息,作為無聲的澄清或抗議,也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