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來書4:12

觀察: 『神的道』指神所說的話。『活潑』是活的,有生命的。『有功效』是指話中有能力,是有效的。『兩刃的劍』表示有刺透的能力。『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是藏在人裡面,沒法看透的東西。『刺入剖開』指能穿透,將分不開的分開。『心中的思念和主意』指人的心思與動機。『辨明』指看透,判別好壞。

默想: 在預備查經資料或在做聖經學院的功課時,我往往並不單是尋找資料和增長知識,而是我經常透過這些研習,除了能更認識神的神性、權能和作為,更令我對自己有所反醒,在 神面前謙卑,甚或得到安慰和鼓勵。

總結: 神的道不單是文字和說話,而本身就是有能力的,能穿透人心中隱密之處,剖開人隱藏的思想,判別人心中的思念和動機。我們常希望能解釋神話語的含意,但其實反被神的話刺透,靈魂被光照透。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各書1:25

觀察: 承接雅各書1:23,24節,論到聽道而不行道的人是如何如何,這節以相反例子說明聽道又行道的人會如何如何。『惟有』指惟一的,別無其他。『詳細察看』是仔細研究。『全備的律法』指這律法是沒有缺點的。『使人自由之律法』指這全備的律法能使人得真自由。『並且時常如此』是指繼續不斷地詳細察看。『不是聽了就忘』指沒有忘記仔細研究過的律法。『乃是實在行出來』指是實在付諸行動的。『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指祝福一定會臨到他所行的事上。

默想: 這節經文讓我立時想起詩篇第一篇的2,3節『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這裡只提醒眾人要喜愛並晝夜思想 神的律法,而雅各再進一步的提醒我們更要把它實行出來,而因此而得福就是必然的事。

總結: 別無他法,只有我們主動去仔細研究 神的律例典章,才會明白甚麼才能合 神的心意,但最重要的還是這些藏在心裡的教導,在改變我們的心思意念之餘,更改變我們的行為,實踐出來,使我們在生活中不至過得罪 神。這就使我們從罪的綑綁中釋放出來,得以自由,並得到 神早已為我們預備的福氣,這是我們在罪中無法享有的。

『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彼得後書1:24,25

觀察: 『因為』本節承接上一節23節。『凡有血氣的』指所有人,所有依備血氣之勇行事的人。『盡都如草』指像草一般的軟弱。『他的榮美都像草上的花』指都是微少和短暫的。『草必枯乾,花必凋謝』這是不變的事實,再強調人的血氣和榮美都會過去。『主的道』指上文「不能壞的種子」與「神活潑常存的道」。『永遠長存』指是不變的,不朽壞的,對比「草必枯乾,花必凋謝」。『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指出使徒所傳的福音就是 神的道,必不朽壞。

默想: 求 神憐憫我,因我許多時候在事奉和服事上仍有驕傲,常想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讚賞。但這都是能朽壞的冠冕,實在惟有使人得救的福音和主的話才永不朽壞。

總結: 以草與花形容一般世人美榮。草是一種很軟弱,很沒有價值的植物,花雖然美麗,卻很容易凋謝,而「草上的花」就更容易凋謝了;但神的道乃是永存的。信徒若重視今世的一切,依靠血氣而行的話,便會阻礙 神的道在心中運行。重視物質財富的結果,必然輕視了在主內愛心的相通。所以信徒應重視 神永存的道,以免因貪愛世界,只顧自己,而失去那有永恆價值的福氣。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16,17

觀察: 『聖經』當時保羅所指的應是舊約,而新約信徒都視為全本聖經。『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指聖經是 神藉著特別的方法,引導作者們將祂的話語寫下來的。『教訓』指對生活的教導。『督責』指挑剔錯誤。『使人歸正』指凡與聖經教訓相違背的,都應該摒棄,就是正路。『教導人學義』指教導人按 神的心意和教導而生活。『都是有益的』指對人有好處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指藉著神的話使屬祂的人能夠成熟。『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指裝備好自己去行各樣合神心意的,榮神益人的事。

默想: 我的基督徒生命尚未成熟,未完全,因我仍然有許多的軟弱,需要 神話語來教訓和督責,讓我能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我要全然擺上自己,渴求聖經中的教導,以至我能被成熟,能接受 神更多的裝備,去做榮神益人的事。

總結: 沒有其他書藉能與由 神默示的聖經比擬,能使人的生命得到真正的改變,能教導我們過敬虔的生活,真正能夠活出善。但 神的話卻仔細顯明,過敬虔生活是所需要的東西。若我們想要過蒙 神喜悅和對人有益的事,就只能從聖經裡面去學習,被教導和裝備。

『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或作:當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以各樣的智慧),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歌羅西書3:16

觀察: 『當』是強調的語氣。『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應是指各種的方法把基督那使人豐富的教訓存在「心裡」,不是只存在頭腦裡,而是要讓主的道在心思、意念、悟性、意志中運行工作,使在生命中發生效用,而不是僅僅知道。『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指要信徒要在敬拜生活中彼此教導,互相勸戒,不是用世俗的方式。『心被恩感,歌頌神』指無論在任何景況,是喜是悲,是順是逆,都要存著感恩的心,並要歌頌 神。

默想: 我很需要能把神的教導牢固存在心裡的知慧,因我的記性實在很差,尤其是背經記章節,只能記得片詞片語,實在要與弟兄姊妹一齊學習,互相鼓勵和勸勉。

總結: 要把基督的教導存在心裡,已經是一件不容的事,因人會遇到很多的難阻。但主的教導是豐富的,所以無論如何都要用各樣的方法去幫助記憶,不讓它流失。而信徒間更應用能做就人的途徑去彼此教導,互相勸勉,而不要以世俗的方法去試圖改變別人。並要在各樣的景況中,無論是喜是悲,是順是逆,都要存著感恩的心歌頌 神。

『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4
『神的律法在他心裡;他的腳總不滑跌。』詩篇37:31

觀察: 馬太福音4:4記載著主耶穌在礦野受撒旦的試探。『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是主引用申命記8:3來指出食物對人生存的重要性,但同樣,人也要靠神的話才能活命。『他的腳總不滑跌』是每個信徒都想要的保護,但這裡明確的告訴我們『神的律法在他心裡』這個因素是必須首先要有的條件。

默想: 我喜歡行山,當看到『他的腳總不滑跌』時,我便想起行山要穿防滑鞋,才不至滑倒。正如『神的律法在他心裡』,不是只知道要小心,而是要實在穿上防滑鞋,才能在山野、泥濘或碎石路上走得平安,因為有了保障。

總結: 主耶穌是用神的話來抵擋魔鬼;神的話乃是屬靈爭戰中的利器,我們若要勝過仇敵魔鬼,便須使用 神的話。信徒得勝和失敗的分別乃在於是肉體被聖靈管理,還是肉體阻礙聖靈。想要得到 神的保守,就要把 神的律法存在心裡,這個因素是必須首先要有的條件,否則在俗世的路上滑倒就是必然的事。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1:2,3

觀察: 『愛』是要付出心思和意志的,就是要『晝夜思想』神的律法,一刻都不忘記。詩人更以『像一棵樹被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這圖畫來表達人的根若栽在適當的地方——溪水旁,就能長久得著滋養,結果子,這就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而得福。並加上『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來鼓勵讀者追求這種福氣。

默想: 這是我很喜歡的經文,渴望我就是那棵被栽在溪水旁的樹,得到 神的滋養,得到衪所賜的福。求 神幫助我晝夜思想祢的律例,一刻都不忘記。

總結: 若只在頭腦上思想 神的教導,而沒有在意志上的感情─「喜愛」,這樣,衪的話仍不足以影響我們的生命。因此我們要留心把「根」栽到那裡去,要栽在能吸納 神滋養供應的地方,方能長久和結果子,不枯乾。最基本的就是要離開惡事,做 神所喜悅的,我們便能得享衪的恩福。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申命記6:6-8

觀察: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是訓詞。『都要記在心上』是命令的語氣。『心』是人思維所在,惟有將事物存在心裡面,才能把之記住。『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這是猶太人堅持保守至今的,代代相傳,以使他們不會忘記 神對他們的救贖大恩。『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就是指在我們生活上一切的小節上。『都要談論』是指不只『都要記在心上』,還要與人研究和討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這是猶太人對 神和衪的教導表示敬虔和極端重視的方式。

默想: 這使我很慚愧,因我知道自己對 神的話並未付出十足的殷勤。有時候想要與家人或弟兄姊妹一起研究和討論 神的話都沒有足夠把握。實在要更加對 神敬虔,和重視衪的教導。

總結: 對 神敬虔,就是重視衪的教導。而重視衪的教導不只是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時刻要操練的,也要去教導下一代如此行,如此才能讓他們對 神有真正的認識,信仰才能夠代代相轉。還要與弟兄姊妹彼此研究和討論,透過 神的話語來互相提醒和勉勵。

  以上雖然只列出九段經文,但並不代表研讀 神話語的好處就只有這些,這只是我有限的知識和研讀的結果,作為對讀者們的勉勵,鼓勵各位以正確的態度來研讀 神寶貴的話語,以至於生命被改變,更像基督,蒙 神悅納!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