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似乎無法跨越的患難或困境,任何人都會感到彷徨和痛苦。但是按神旨意而活的人絕不至絕望。而患難某程度可以對人有好處,因為患難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究竟是個怎樣的人,還能使我們變得更剛強。


“If you fall to pieces in a crisis,
there wasn’t much to you in the first place.”

Proverbs‬ ‭24:10‬ ‭MSG‬‬

很喜歡英文信息版聖經(The Message)對這箴言 24:10 的翻譯,若譯成中文就是「如果危機能輕易將你撕成碎片,那就證明你裏面原本沒有什麼東西。」這個意思。這樣的意譯,比較其它譯本更能反映人在患難或困境面前之所以軟弱的問題所在。讓我想到「空心老倌」這個詞彙。

”其它譯本參考:”

你在患難之日若膽怯,你的力量就微小。(箴言 24:10 新標點和合本)
在患難時你若灰心,你的力量就微小。(箴言 24:10 和合本2010)
你在患難的日子若是懈怠,你的力量就微小。(箴言 24:10 新譯本)
逆境中喪膽的是弱者。(箴言 24:10 當代譯本)

平順時,每個人都似乎生活在信心和盼望中,但患難或困境一來,就可以分辨那信心和盼望是堅實的還是虛的。

我們最大的危險是以為自己堅固,站立得住,甚麼都不怕,沒有認真了解自己的本相和軟弱,只為自己的恩賜自豪,習慣血氣,倚靠自己。通常越自以為剛強的人,便越危險。當遇到考驗時,就會顯出真性情。在某種壓力之下,或撒旦來攻擊時,便會令我們做出自己也想不到的事,恐懼消化。

彼得是個借鑒,他曾誇口可以為主死也不會跌倒,但面對危機他就失敗跌倒,三次不認主(馬太福音 26:31-35; 57-58)。保羅則相反,他沒有誇耀自己在患難面前能如何剛強,反而誇耀自己的軟弱(哥林多後書 11:30),戰戰兢兢地面對臨到自己身上的危險與逼迫,因為他知道神的大能在人的軟弱上就顯明出來(哥林多後書 12:9)。不單保羅自己,他更提醒提摩太,不要懼怕面對為主而活、為基督作見證而受逼迫,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提摩太後書1:7上)。可想而知,我們感到恐懼是正常的,但不能懦弱。為了幫助我們克服恐懼,神用聖靈來裝備我們,並給我們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1:7下)。

很多人認為信靠神就意味著安逸和舒適,這恐怕是對基督教信仰的誤解。基督徒應該會很清楚,真正的信仰生活是充滿爭戰的,而非童話故事。但不要因懼怕患難或困境而停滯不前,乃要謙卑自己,好好學習和聽從神的話。 按神的話去生活,操練信心,剛強壯膽地為挑戰和患難的日子做好迎接試煉的準備。「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希伯來書 10:35-36) 神應許堅心倚靠衪的人,衪必保守他十分平安。(以賽亞書 26:3)

聖經很實在地說,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墮落的世界,每個人都要面對患難或困境。雖然患難或困境本身並沒有益處,但神卻可以使用它為人帶來益處。就好比匠人會用火來煉金和銀(彼得前書 1:6-7),神也會用患難來磨練我們。人通過患難,經歷考驗和從痛苦中學習,才能得以成熟和長大。神使我們成為衪兒女的目的,不是在世享安逸,而是為生命得完全而接受訓練,成為衪的精兵。聖經告訴我們,就連我們的主耶穌「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希伯來書 5:8)

推薦文章